close
 
行程安排除了胡楊節外, 還有其他點, 翌日早上, 先去居延海看日出
同樣也是五時許便出發。前天發現了附近一間整潔的餅店, 所以這兩天的乾糧都是在那處買。發現現時北方餅食的價錢也不平宜, 可見生活水平上漲不少, 尤其他們很喜歡西式餅食, 如曲奇。
 (入場券)
又是摸黑出發, 來到已是人山人海, 下車感到十分冷, 導遊約好時間便各自入場, 隨著人潮走, 幾處地方都建有觀景台, 最後上了一稍高的亭子, 
另有不少人沒停下只直奔海邊
 
 
 亭上人不太多, 主要是圍在最外圍處等日出, 
因很冷, 大家都要不斷郁動才沒好一點, 不知不覺鼻水也流下來, 
前面一位就是打扮入時的男遊人, 在未光之前不斷嘗試拍照效果
 
 
同樣也等了差不多一小時, 快凍僵了
 了解一下居延海歷史, 原來早在漢朝己有記載這地方
 
 
居延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北部,漢代稱「居延澤」,後也稱「西海」,唐代以來一直稱「居延海」。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古代認為這裡就是《尚書》所謂的「流沙」。古居延海由東、西居延海和天鵝湖三部分組成,額濟納河,又稱黑水、黑河,自甘肅省張掖(古稱甘州)往北流,改稱弱水,至上流青山頭再分成兩條支流;西為穆林河,注入西居延澤(嘎順諾爾);東為納林河,注入東居延澤(索果諾爾),在豐水期時居延海合成一湖。與蒙古族土爾扈特部世代相伴。居延海總面積約720平方公里
 
 
漢時稱為居延澤,面積726km2。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漢朝大將軍霍去病的軍隊出北地自靈武(今寧夏銀川西北)渡河,翻越賀蘭山、穿越浚稽山沙地(今巴丹吉林大沙漠),飲馬於居延海,再經黑河向南包抄祁連山下,在酒泉和張掖一帶擊敗了匈奴主力,擒獲單桓王和酋塗王,匈奴渾邪王刺殺休屠王之後,歸降漢朝。漢太初三年(前102年)伏波將軍路博德築城於居延澤上,遣軍民十八萬,置居延休屠二縣,廣建寨牆亭障,防禦匈奴南下侵攏。公元前99年(天漢2年),「使(李)陵將其射士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餘里,欲以分匈奴兵」。東漢時期設居延屬國。
 
魏晉時稱為西海。
唐代詩人王維更是寫下《塞上作》一詩:「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至今兩岸古蹟甚多,西夏建有喀喇浩特(即黑水城),傍居延海而建,並設置了「黑水鎮燕軍司」。宋朝末年河水改道,古居延海逐漸消失。
 
元代擴建黑水城,設置「亦集乃路總管府」,「亦集乃」漢語譯為「黑城」。元代分為哈班、哈巴、喇失三海子。
 
1372年,明朝將軍馮勝率軍進攻元朝將領卜顏帖木爾據守的黑城,在東河上築攔河壩,斷絕黑城飲水,迫使元軍投降。由於當時馮勝採取了斷水為攻的戰法,使得弱水改道,造成居延海的綠洲消失。明朝在攻克黑城後,旋即又被迫放棄控制居延海地區。
 
由於黑河上中遊人口的增加,阿拉善高原曾掀起幾次大規模的開荒浪潮,因黑河上游過度開荒造田,截留蓄水灌溉,20世紀後期居延海曾幾度乾涸,1961年西居延海乾涸,1992年東居延海乾涸,造成胡楊林、沙棗林、紅柳林、蘆葦、芨芨草等優質牧草大面積死亡,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成為沙塵暴的發源地之一。
 
 
2000年起,國務院授權設立黑河流域管理局,對黑河流域統一管理,逐步採取措施恢復居延海生態環境。每年通過「全線閉口,集中下泄」向下游多次調水。同時,限制上游(主要是甘肅省張掖市)用水。2006年居延海水面面積達到38.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到4720萬立方米。2011年蓄水量約5000萬立方米,面積38平方公里。(網上維基)
 
 
 
 
 漸紅了
 
 
 
 
 
 好明顯今天來看的人, 好攝影的不太多; 他們並不拍紅霞及其他, 
主要想拍整個蛋黃, 其他時候還是談天說笑
 
終於太陽出來了! 
 
 
 
 
 
 
 
 
 
 
 
雖然沒雲, 但也很美的日出啊! 
 
 
 
 
 
 
 
 
 
 
 
 
 
 
 
 
 
 
 
 
 
 
 
 
 
 
 
 
 
 溫暖的初陽照在紅柳上
 
 也照在胡楊枯枝上
 
 美麗!
 
 
 
 回去了
 
 
 
 
 
現在才清楚看到入口的樣子
 
 
arrow
arrow

    飛飛 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