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
* * *歡迎光臨廣東話BLOG! * * *
- Aug 13 Sun 2017 00:22
以色列(19) 世遺 - 馬薩大(下)
- Aug 12 Sat 2017 11:16
以色列(18) 世遺 - 馬薩大(上)
對於以色列人來說,馬薩大有著重大的意義;對遊人來說也是個悲壯慘烈的歷史
馬薩達(Masada,字面意思為城堡)是猶太人的聖地,世界遺產之一。位於猶地亞沙漠與死海谷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北距En Gedi約25公里。其東側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死海之濱;西側懸崖高約100米。山頂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周圍城牆長約1400米。通向馬薩達的自然道路都極為險峻,最主要的是東側的「蛇行路」(Snake Path)。(網上維基)
大堂好美麗,有些店賣紀念品
大家先看一段影片,介紹這裡的歷史。片中嘗試顯現當日的情境,片子是黑白的,看後令人感慨萬千
片子是黑白的, 但一個個為保衛這裡人, 都是有血有肉的。
接著乘纜車往山上的古堡參觀,是可乘30人那種大型纜車
四周的環境就是這樣
纜車廂內
受訓的以色列新兵
公元66-70年爆發了猶太人反抗羅馬人的起義。起義之初,Menahem Ben Jair率領奮銳黨奪取了馬薩達。70年,耶路撒冷包括第二聖殿被羅馬人摧毀,Menachem也已在耶路撒冷被殺。他的外甥Eleazar僥倖逃出耶路撒冷,在馬薩達建立了自己的統治。此後,被羅馬追捕的猶太人陸續來到這裡,馬薩達成為起義的最後據點。72年,羅馬總督Flavius Silva率領羅馬第十軍團包圍了馬薩達,並開始在西側修築高台。在圍困2-3個月後(對於具體圍城時間,有著多種不同的說法),公元73年,羅馬軍隊完成築台,並用攻城槌攻破馬薩達的城牆,但他們看到的僅是約960具屍體、燒毀的建築和保存完好的糧倉。(羅馬兵據說也十分驚愕見到這景象)
在馬薩達即將被攻破之時,Eleazar對全體猶太人發表演講,強調絕不能屈從羅馬人的奴役,而寧可作為自由的人民死去。他最終說服了大家選擇自殺。最後僅有兩個大人和五個小孩躲在一處蓄水池裡得以倖免,也因此得知了羅馬破城前發生的故事。(網上維基)
抵達了
在山上本有優勢,為什麼會被攻陷呢?其中一說是這樣
有一天城上的守軍發現,有一大群穿著破爛衣服的奴隸,雙肩挑著泥土倒在堡壘西側的山下,準備建造一條進攻的土坡。所有猶太守軍都來到西側望下觀看,當他們拉起弓箭後準備射向下方的奴隸時,有人發現這群奴隸是他們的同胞,他們就放下手上的弓箭。當天指揮官在城堡內的猶太會堂招開大會,最後決定不傷害被羅馬士兵強迫來建造土坡的同胞。
土堤一天比一天高,這樣過了三年,土坡靠近山丘的那端已經與山頂等高了,且羅馬工匠也將攻城塔做好了,城內的反抗軍也知道這幾天內羅馬士兵就會開始進攻。
怎樣殉國呢?
在會堂決定殉國之後,因猶太教義是不可以自殺,他們想到一個方法。軍人先回家殺自己的妻子與兒女,之後再集合,十人為一組,抽出一人殺另九人,再集合重複一次,最後一人再自殺,這樣只有最後一人違反教義。就這樣960人均壯烈犧牲,死在同伴與親人之手,而不死在敵人刀劍下。
有2位士兵不忍殺死自己的妻子與兒女,將妻兒藏在地下的儲水庫內,等羅馬軍隊攻入後又失望撒軍後,2位婦女帶著5個孩子才離開馬薩大。這慘烈故事才得以合聞名於世。(綜合資料)
據說就是這種愛國精神鼓勵流落各處的以色列人回歸立國,至今所有以色列新兵都在馬薩大經過訓練,而馬薩大就[永不再淪陷]了
不同年代的建築
比較完整的建築遺物
羅馬人講究享受及長於建築
要不是因它的歷史, 猜許多人都不會來參觀。
晴空下仍感荒涼
遊客就是在這些巨大石頭中上上落落
模型幫助遊人了解設計意念
儘管外觀簡單,裡面有很不同的設計
浴池及馬賽克遺跡
溫泉浴設置, 猜是讓人坐下或放腳的
通風?
四面可見茫茫的死海
- Aug 05 Sat 2017 00:11
以色列(17) 死海渡假酒店
- Jul 31 Mon 2017 00:07
以色列(16) 試探山 / 死海古卷
耶利歌城在聖經中有很重要地位。而試探山是其中名點之一。
- Jul 26 Wed 2017 17:31
以色列(15) 雞鳴堂
今天出發雞鳴堂,主要是彼得與耶穌的故事
- Jul 15 Sat 2017 15:54
以色列(14) 馬可樓 / 大衛城
- Jul 08 Sat 2017 14:31
台東(28) 台北機場(完)
不知什麼原因,原本夠時間,怎知到了車站趕將開的車,四人居然上了兩架不同的車!
真失敗!只有機場見
- Jul 05 Wed 2017 00:04
台東(27) 等一個人咖啡
此程最後一個地方要去就是:等一個人的咖啡
也是在台北車站的巴士站乘車
- Jul 01 Sat 2017 17:22
台東(26) 回到台北
話說去火車站時發現人頭湧湧,原來清晨時地震了(四級),令班次混亂起來。回想起來,有同行朋友曾感到一陣震動,但不是每人都感到
幸好都是小問題對行程沒太影響,市內傷亡也不嚴重
- Jul 01 Sat 2017 15:17
台東(25) 幾米廣場
- Jun 25 Sun 2017 00:30
台東(24) 羅東夜市
幾次問起人,他們都說該去羅東夜市走走,我們當中有人很熱衷的,有些時間便去走一趟,但夜市去得多,期望也不太大
- Jun 25 Sun 2017 00:10
台東(23) 羅東林場
乘班車返回蘇澳站,已是四時半有多,見天色頗暗,問得的士司機合適的價錢,速速趕去羅東林場,其他景點要下次再探索。
- Jun 18 Sun 2017 00:24
台東(22) 南方澳 (宜蘭)
下了南方澳大橋轉向左手邊的南方澳方向行, 是個樸素的漁村
- Jun 18 Sun 2017 00:02
台東(21) 宜蘭蘇澳
因颱風關係改了行程,玩完花蓮,便於早上轉車往宜蘭。 因兩地鄰近只需一小時便抵。
- Jun 11 Sun 2017 12:49
台東行(20) 七星潭風景區
- Jun 04 Sun 2017 00:08
以色列(13) 苦路/ 聖墓教堂
- Jun 01 Thu 2017 00:03
台東行(19) 慈母橋普渡橋稚暉橋
- May 28 Sun 2017 00:36
台東行(18) 太魯閣 燕子口
餐廳人不多,只有三兩枱客
叫了幾個山間小菜,稍息一下就是
- May 21 Sun 2017 00:30
台東行(17) 長春祠步道
下一站長春橋。看看雲霧在山巒間流竄,極之好看!
- May 14 Sun 2017 00:26
台東行(16) 太魯閣砂卡礑步道
- May 09 Tue 2017 00:02
以色列(12) 哭牆
- Apr 28 Fri 2017 00:23
台東行(15) 花蓮 清水斷崖
當我們想比颱風跑得快時,風暴已經接近台東市了!早上醒時已聽到瀝瀝的雨聲,
怎辦?
風雨已抵台東市,即去什麼地方都不太方便
風雨已抵台東市,即去什麼地方都不太方便
- Apr 16 Sun 2017 00:20
台東行(14) 鐵花村
開始查資料時,就見有建議台東的晚上去鐵花村,我們也預定會去繞一圈,好看就多留一下,不然就回去休息
大姐離開時告訴了我們方向,飯後便散步過去
- Apr 08 Sat 2017 00:15
台東行(13) 東河橋/ 水往上流
暮色漸濃,我們來到新舊的東河橋。
景觀上,自是舊橋較好看。
- Mar 31 Fri 2017 00:06
台東行(12) 太陽花/ 登仙橋